蝥贼
词语解释
蝥贼[ máo zéi ]
⒈ 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
引证解释
⒈ 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
引《左传·成公十三年》:“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 令狐 之役。”
杜预 注:“蝥贼,食禾稼虫名。谓 秦 纳 公子雍。”
《后汉书·明帝纪》:“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
李贤 注引《尔雅》:“食苗心曰螟,食节曰贼,食根曰蝥。”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
梁启超 《新民说·论公德》:“苟放弃责任者,无论其私德上为善人为恶人,而皆为羣与国之蝥贼。”
国语辞典
蝥贼[ máo zé ]
⒈ 专吃禾稼的害虫。比喻败类、祸害的意思。也作「蟊贼」。
引《左传·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
近败类
最近近义词查询:
为所欲为的近义词(wéi suǒ yù wéi)
显然的近义词(xiǎn rán)
飞跃的近义词(fēi yuè)
表白的近义词(biǎo bái)
柔美的近义词(róu měi)
命中的近义词(mìng zhòng)
道教的近义词(dào jiào)
遗憾的近义词(yí hàn)
希望的近义词(xī wàng)
新鲜的近义词(xīn xiān)
眉飞色舞的近义词(méi fēi sè wǔ)
证实的近义词(zhèng shí)
干劲的近义词(gàn jìn)
合股的近义词(hé gǔ)
战争的近义词(zhàn zhēng)
乡镇的近义词(xiāng zhèn)
素质的近义词(sù zhì)
命运的近义词(mìng yùn)
进出的近义词(jìn chū)
取缔的近义词(qǔ dì)
儿歌的近义词(ér gē)
防御的近义词(fáng yù)
西洋的近义词(xī yáng)
离开的近义词(lí kāi)
二月的近义词(èr yuè)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