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例
词语解释
成例[ chéng lì ]
⒈ 成形的做法;常规;先例。
例还按成例办。
英precedent; established rules;
引证解释
⒈ 犹先例,惯例。
引《周书·萧大圜传》:“昔 汉 明 为《世祖纪》, 章帝 为《显宗纪》, 殷 鉴不远,足为成例。”
明 袁宏道 《偶成》诗:“京师重拜客,酬答有成例。”
《清史稿·食货志一》:“列朝因时制宜,不拘成例。”
叶圣陶 《隔膜·一生》:“他们心里原有个成例:田不种了,便卖耕牛。”
国语辞典
成例[ chéng lì ]
⒈ 惯例、前例。
引《周书·卷四二·萧大圜传》:「昔汉明为世祖纪,章帝为显宗纪,殷鉴不远,足为成例。」
《福惠全书·卷三·莅任部·革陋规》:「凡所云陋规者,乃地方历来之成例,而非自我创始者也。」
例如:「援引成例」。
近老例 旧规
最近近义词查询:
昂贵的近义词(áng guì)
失望的近义词(shī wàng)
千万的近义词(qiān wàn)
密斯的近义词(mì sī)
战战兢兢的近义词(zhàn zhàn jīng jīng)
微乎其微的近义词(wēi hū qí wēi)
打破的近义词(dǎ pò)
附近的近义词(fù jìn)
乡下的近义词(xiāng xià)
风雨同舟的近义词(fēng yǔ tóng zhōu)
名称的近义词(míng chēng)
或许的近义词(huò xǔ)
坐食的近义词(zuò shí)
涉猎的近义词(shè liè)
不好的近义词(bù hǎo)
地方的近义词(dì fāng)
全力的近义词(quán lì)
殒命的近义词(yǔn mìng)
不顾一切的近义词(bù gù yī qiè)
力图的近义词(lì tú)
建造的近义词(jiàn zào)
简单的近义词(jiǎn dān)
顾主的近义词(gù zhǔ)
公开的近义词(gōng kāi)
促进的近义词(cù jìn)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