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穷水尽的成语故事

拼音shān qióng shuǐ jìn
基本解释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已没有路可走。比喻陷入绝境。
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李八缸》:“苟不至山穷水尽时,勿望给与也。”
山穷水尽的典故
公元1167年,南宋大诗人陆游因力主抗金被免职,回到老家山阴镜湖旁居住。一次他到附近的山西村游访,他即兴作诗《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半年留客足鸡豚。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山穷水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辱使命 | 郭沫若《洪波曲》第三章:“寿昌大笑起来,掉头对着立群说:‘不辱使命!’” |
火树银花 |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
防患于未然 | 《周易 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 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先声夺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一年》:“军志有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 |
凤毛麟角 | 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 文》:“康对山之文,天下慕向之,如凤毛麟角。” |
半吊子 |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 |
指天誓日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
绊脚石 | 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至于蒋介石呢,他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是人民抗战的绊脚石。” |
吴下阿蒙 | 晋 虞溥《江表传》:“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
十恶不赦 |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