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骨之寒的成语故事


切骨之寒

拼音qiè gǔ zhī hán

基本解释切骨:彻骨,渗透到骨头里。形容冷得刺骨。

出处南朝·梁·萧统《黄钟十一月启》:“酌醇酒而据切骨之寒。”


暂未找到成语切骨之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切骨之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深夜人静,为何叩门?”
昂首挺胸 《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取而代之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半吊子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
倒冠落佩 唐·杜牧《晚晴赋》:“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
指天誓日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目不斜视 清 李汝珍《镜花缘》:“都是目不斜视,俯首而行。”
骨肉之亲 闽剧《钗头凤》:“千不念万不念要念舅父,伊和娘亲姐弟骨肉之亲。”
令人作呕 梁遇春《黑暗》:“一面是令人作呕的名士,一面是令人作呕的俗物。”
法不阿贵 韩非《韩非子 有度》:“法不阿贵,强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