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鸡焉用牛刀的成语故事


杀鸡焉用牛刀

拼音shā jī yān yòng niú dāo

基本解释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杀鸡焉用牛刀的典故

春秋时孔子提倡以礼乐教化百姓,他的学生子游在武城做官时,提倡礼乐。孔子到武城听到乐器的弹奏和优雅的歌唱,就对子游说:“割鸡焉用牛刀!”子游解释说:“君子学礼乐就能爱人,百姓学礼乐便于管理。”孔子十分赞许他的做法。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杀鸡焉用牛刀)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风驰电掣 《六韬 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香草美人 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灵修、美人,以譬于君。”
昂首挺胸 《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屈指一算 曾朴《孽海花》第四回:“匆匆过了中秋,雯青屈指一算,那天正是出场的末日。”
兵无常势 先秦 孙武《孙子 虚实》:“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归十归一 白诚仁、何纪光《小红军》:“你看他,又背红缨枪又拿手榴弹,收拾得归十归一,真像个久经锻炼的红军战士了。”
供不应求 《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每天生产一至二吨,供不应求。”
折臂三公 唐·刘禹锡《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生死有命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生死有命,修短素定,非彼药物,所能损益。”
囚首垢面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