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辔澄清的成语故事

拼音lǎn pèi chéng qīng
基本解释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党锢传 范滂》:“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揽辔澄清的典故
东汉时期,冀州发生饥荒,那些贪官污吏们照样过着糜烂的奢侈生活,对灾民不闻不问,饥民们纷纷起来造反。朝廷派范滂为清诏使前去考察情况。他接到命令感到责任重大,临行时他在马上手执缰绳对随从说:“一定要查明真相,澄清天下。”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揽辔澄清)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多才多艺 | 《尚书 金滕》:“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
翻箱倒柜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翻箱倒笼,满屋寻一个遍,那有些影儿。” |
暴发户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书,咱伺候过多少,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在咱面上混充老爷!” |
信及豚鱼 |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
德容言功 | 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
户限为穿 | 唐 李绰《尚书故实》:“(智永禅师)积年学书,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人来觅书,并请题头者如市,所居户限为之穿穴。” |
销声匿迹 |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第11卷:“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
无时无刻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自是行忘止,食忘餐,却像掉了一件东西的,无时无刻不在心上。” |
寿元无量 | 元·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爇龙涎一炷透苍穹,祝吾生寿元无量。” |
不得而知 | 唐 韩愈《争臣论》:“故虽谏且议,使人不得而知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