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恨晚的成语故事


相见恨晚

拼音xiāng jiàn hèn wǎn

基本解释为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形容与新结交的朋友相处十分投合。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相见恨晚的典故

汉武帝时期,齐国人主父偃饱学多才,游历于诸侯之间,没有得到任用。他穷困潦倒时只好上书给汉武帝,得到汉武帝的赏识。汉武帝召集他与徐乐、严安三人议事,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主父偃建议汉武帝推行推恩令以巩固政权。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相见恨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金戈铁马 《新五代史 李袭吉传》:“金戈铁马,蹂践于明时。”
素昧平生 唐 段成式《剑侠传 郭伦观灯》:“素昧平生,忽蒙救护,脱妻子于危难,先生异人乎?”
人面兽心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赞》:“夷狄之人贪而好利,披发左衽,人面兽心。”
八斗之才 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凿壁借光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暮史朝经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萤窗雪案,暮史朝经。”
极重不反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
语不惊人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雨散风流 清·方文《送钱而介归携李》诗:“余年二十游嘉禾,禾中好友良独多……可怜一别十三载,雨散风流竟安在。”
进锐退速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其进锐者,其退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