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若脱兔的成语故事


势若脱兔

拼音shì ruò tuō tù

基本解释势:攻势。脱:脱逃。对敌人攻击的速度极快,就像脱逃的兔子奔跑那样。

出处唐·陆龟蒙《杂讽》诗:“攻如饿鸱叫,势若脱兔急。”


暂未找到成语势若脱兔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势若脱兔)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大名鼎鼎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你一到京打听人家,像他这样大名鼎鼎,还怕有不晓得的。”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满山遍野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他坐镇延安,用红蓝铅笔在地图上乱画,我们就满山遍野乱窜!”
肝胆欲碎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元 无名氏《争报恩》第三折:“那妮子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怎当他只留支剌信口开合。”
擦肩而过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2回:“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
时易世变 晋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表里如一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行之以忠者,是事实要着实。”宋 朱熹集注:“以忠,则表里如一。”
雨散风流 清·方文《送钱而介归携李》诗:“余年二十游嘉禾,禾中好友良独多……可怜一别十三载,雨散风流竟安在。”
俭以养德 三国·蜀·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