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格之言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
出处《孔子家语·五仪》:“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
例子明·赵南星《明敕赠吏科都给事中继川魏公碑》:“夫训格之言, 可剿袭也;中绳之行,可假托也。”
基础信息
拼音xùn gé zhī yán
注音ㄒㄨㄣˋ ㄍㄜˊ ㄓ 一ㄢˊ
繁体訓格之言
感情训格之言是中性词。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豆萁燃豆(意思解释)
-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解释)
- 着手回春(意思解释)
- 一拥而上(意思解释)
- 户限为穿(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栋梁之材(意思解释)
- 年少无知(意思解释)
- 暴取豪夺(意思解释)
- 巧上加巧(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祖传秘方(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万变不离其宗(意思解释)
- 悲不自胜(意思解释)
- 转弯磨角(意思解释)
※ 训格之言的意思解释、训格之言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十万火急 |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
炒鱿鱼 |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比喻卷铺盖。指解雇。 |
超俗绝世 | 谓超出世俗,无人可比。 |
志在千里 | 形容志向远大。 |
饿虎吞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粗服乱头 | 粗服:粗布衣服;乱头:蓬头乱发。形容不讲究修饰。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白首之心 | 老年时的壮志。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唯利是图 | 只要有利就去追求。惟:只有;惟独;图:贪图;追求。 |
诸如此类 | 许多像这种类型的。指与上述同类的。诸:一些;许多;如:像。 |
繁荣富强 | 繁荣:(经济或事业)蓬勃发展;兴盛;富强:(国家)生产丰富;力量强大。形容国家兴旺发达;富足强大。 |
饿殍遍野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妖魔鬼怪 |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
致知格物 | 致知:获得知识;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
现实主义 | 注重事实或现实,反对一切不切实际或空想的性格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
烟消云散 | 消:消失;散:散去。像烟雾和云气一样消散。比喻消失得无影无踪。也作“云消雾散”。 |
振聋发聩 |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
背义忘恩 | 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
黄卷幼妇 | “绝妙”二字的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