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足之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止:懂得适可而止;足:知道满足;戒:戒心。指要以知止和知足为戒,不要不知满足。
出处南朝·梁·任荤《王文宪集·序》:“安以岁暮之期,申以止足之戒。”
基础信息
拼音zhǐ zú zhī jiè
注音ㄓˇ ㄗㄨˊ ㄓ ㄐ一ㄝˋ
感情止足之戒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落落大方(意思解释)
- 音信杳无(意思解释)
- 期颐之寿(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释)
- 章甫荐履(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打肿脸充胖子(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漏洞百出(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投石问路(意思解释)
- 没里没外(意思解释)
- 供不应求(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断章截句(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背乡离井(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意惹情牵(意思解释)
- 除恶务本(意思解释)
- 善自为谋(意思解释)
- 牛头不对马嘴(意思解释)
※ 止足之戒的意思解释、止足之戒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学贯中西 |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安内攘外 | 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
放牛归马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冰解的破 | 冰冻融解,箭靶射中。比喻问题解决,障碍消除。 |
反复无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五花大绑 |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 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情谊深重。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沉鱼落雁 | 沉:使下沉;落:使落下。原指女子貌美;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后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除恶务本 | 铲除恶势力,必须杜绝根本。 |
翼翼飞鸾 | 指飞翔的样子。 |
一清二楚 | 十分明白、清楚。 |
貌合神离 | 貌:外表;神:内心。指外表上一致;内心里不一样。形容表面上关系很融洽;而实际上各怀心思。 |
息迹静处 |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