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经据古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守:遵守;经:经典;据:依据。遵守经典,依据古训。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贡禹传》:“守经据古,不阿当世。”
例子唐·韩愈《顺宗实录》第三卷:“中枢舍人崔枢积学懿文,守经据古,夙夜讲习。”
基础信息
拼音shǒu jīng jù gǔ
注音ㄕㄡˇ ㄐ一ㄥ ㄐㄨˋ ㄍㄨˇ
繁体守經據古
感情守经据古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冰壶秋月(意思解释)
- 水至清则无鱼(意思解释)
- 鼠凭社贵(意思解释)
- 费尽心机(意思解释)
- 大树将军(意思解释)
- 云天雾地(意思解释)
- 经纬天下(意思解释)
- 薄暮冥冥(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白发苍苍(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将伯之呼(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意思解释)
- 飞蛾扑火(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半新不旧(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魂飞天外(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闭门读书(意思解释)
- 反戈一击(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守经据古的意思解释、守经据古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路风尘 | 形容旅途辛苦。 |
趁火打劫 | 趁:利用;乘机;劫:抢劫。趁人家失火的时候去抢人家的东西。比喻趁别人处在危难时刻从中捞一把或趁机害人。也作“乘火打劫”。 |
颐指气使 |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
鸥鸟不下 |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 |
顺口溜 | 民间的一种句子长短不等口头韵文。 |
满山遍野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臭名远扬 | 名:名声;臭名:坏名声;扬:传播。坏名声传得很远。也作“丑声远播”。 |
扬幡擂鼓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
时易世变 | 时代变迁,世事也不一样。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性急口快 | 性子急,有话就说。 |
气象万千 | 气象:景象;万千:泛指极多。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
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似是而非 | 是:对;正确;非:不对;错误。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指表面上相似;实际上不一样。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臭名昭著 |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 |
迷离惝恍 | 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 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
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坑坑洼洼 | 形容物体表面凹凸不平,高高低低。 |
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