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可替不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献:进,提出;可:正确的;替:废,更换;不:通“否”,错误的。指劝善归过,提出兴革的建议。
出处南朝·梁·简文帝《答徐摛书》:“但今与古殊,时有监抚之务,竟不能绌邪进善,少助国章,献可替不,仰裨圣政。”
基础信息
拼音xiàn kě tì fǒu
注音ㄒ一ㄢˋ ㄎㄜˇ ㄊ一ˋ ㄈㄡˇ
感情献可替不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提出兴革的建议。
近义词献可替否、献替可否
英语persuade somebody to do good and dissuade him from doing evil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训练有素(意思解释)
- 二百五(意思解释)
- 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意思解释)
- 从俗浮沉(意思解释)
- 望风扑影(意思解释)
- 一时一刻(意思解释)
- 心灰意冷(意思解释)
- 想望丰采(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九霄云外(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行不顾言(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风和日丽(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道山学海(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金口木舌(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心服口服(意思解释)
- 以夷制夷(意思解释)
※ 献可替不的意思解释、献可替不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余波未平 | 指某一事件虽然结束了,可是留下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
一拥而上 |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孜孜以求 |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
语短情长 | 语言简短,情意深长。 |
善游者溺 | 会游泳的人,往往淹死。比喻人自以为有某种本领,因此而惹祸。 |
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分工合作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
风情月意 | 指男女相互爱恋的情思。同“风情月思”。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度德量力 | 度:衡量。衡量自己的品德;估计自己的能力。指办事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威信和力量。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品行恶劣下流。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 |
绿林强盗 | 指山林的强盗。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慌不择路 | 势急心慌,顾不上选择道路。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