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不释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手不释卷。
出处《北史·序传·李义雄》:“义雄有识悟,勤学,手不释书。”
例子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
基础信息
拼音shǒu bù shì shū
注音ㄕㄡˇ ㄅㄨˋ ㄕˋ ㄕㄨ
繁体手不釋書
感情手不释书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读书。
近义词手不释卷
英语not to part from one's book
俄语не расставáться с книгой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假公济私(意思解释)
- 拭目以待(意思解释)
- 年少无知(意思解释)
- 屈指一算(意思解释)
- 坏法乱纪(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指天誓日(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昂藏七尺(意思解释)
- 目不斜视(意思解释)
- 鸿儒硕学(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饱食暖衣(意思解释)
- 国无宁日(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偶语弃市(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欲速则不达(意思解释)
- 识时务者为俊杰(意思解释)
- 无微不至(意思解释)
- 成己成物(意思解释)
- 近在咫尺(意思解释)
- 背义忘恩(意思解释)
- 生气勃勃(意思解释)
※ 手不释书的意思解释、手不释书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改俗迁风 | 迁:改。改变风俗习气。 |
学贯中西 |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
是非口舌 | 因说话引起的误会或纠纷。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凿壁借光 | 凿:挖。在墙上凿一小孔,借邻居的灯光读书。形容家贫刻苦读书。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
争先恐后 | 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仰屋著书 | 仰:脸向上;著:写。形容一心放在著作上。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大失所望 | 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形容非常失望。 |
刀光剑影 | 刀的闪光;剑的投影。表示拿刀持剑的人将要动手;显出杀气腾腾的样子。现用于坏人就要行凶;干坏事。也形容激烈斗争的场面。 |
一场空 | 努力和希望完全落空。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半夜三更 |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目无全牛 |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信口开河 | 随口乱说一气。指说话没有根据;不可靠。信口:随口;开河:指说话时嘴唇张合。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