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威并济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恩德与威势同时并行。
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6回:“以为恩威并济,内外兼筹,布置得七平八稳,可以任我欲为了。”
例子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6回:“以为恩威并济,内外兼筹,布置得七平八稳,可以任我欲为了。”
基础信息
拼音ēn wēi bìng jì
注音ㄣ ㄨㄟ ㄅ一ㄥˋ ㄐ一ˋ
繁体恩威並濟
感情恩威并济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近义词恩威并行、恩威并用、恩威并著
英语temper justice with mercy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照单全收(意思解释)
- 女娲补天(意思解释)
- 流离琐尾(意思解释)
- 拨云见日(意思解释)
- 响答影随(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照葫芦画瓢(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孜孜以求(意思解释)
- 广阔天地(意思解释)
- 目不忍见(意思解释)
- 百无一是(意思解释)
- 作乱犯上(意思解释)
- 折臂三公(意思解释)
- 救经引足(意思解释)
- 发号施令(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公才公望(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聪明反被聪明误(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立地书橱(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生知安行(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恩威并济的意思解释、恩威并济是什么意思由字典大全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胡作非为 | 指毫无顾忌或不考虑后果地肆意行动。非为;干坏事。 |
十万火急 |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 |
脆而不坚 | 脆弱而不坚实。形容虚有其表。 |
出师无名 | 谓没有正当理由而出兵征伐。 |
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多多益善 |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
齐头并进 | 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 |
形影相顾 | 形:形体;影:身影。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
犀牛望月 |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 |
前瞻后顾 | 同“瞻前顾后”。看看前再看看后。有时形容顾虑过多,犹豫不决。 |
绳锯木断 | 拉绳作锯;也能锯断木头。比喻力量虽小;条件虽差;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 |
临危受命 |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
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溢于言表 |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庖丁解牛 |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稳操胜券 | 稳:稳当地;操:拿着;掌握。稳稳地拿着胜利的凭证。比喻有胜利的把握。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大开方便之门 | 给予极大的方便。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事与愿违 | 事实与愿望相反。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 |
家无儋石 | 十斗为一石,两石为一儋。形容家里没有存粮。比喻家境困难。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